高效节水的武威经验_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_爱游戏官方全站app官网入口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高效节水的武威经验

时间: 2024-03-05 18:57:42 |   作者: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

       

  图为甘肃莫高葡萄种植及高效节水基地。该基地现有耕地5000亩,种植酿酒葡萄,基地主推大田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新华网 张道营 摄

  图为甘肃民勤县夹河乡黄案滩ECO自然恢复示范区的自流泉。据介绍,黄案滩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芦苇、白刺、梭梭等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新华网 张道营 摄

  新华网武威5月4日电(张道营)近日,“节水中国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省武威市一区三县,实地采访调研武威以高效节水促进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新做法。

  武威位于甘肃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深厚,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及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14.934亿m3,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结构性缺水地区。

  在水资源“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武威树立了“减少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保证工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的总体思路,努力破解“资源性+结构性”缺水的难题。

  记者在凉州区清源水管所长城水管站了解到,水管站建立了机井计量的远程监控系统,在中控室即可看到每口机井的运行详情。

  清源水管所所长李福泽表示,通过技术化的手段可以让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地生根。

  武威市水务局副局长胡卫东和记者说:“ 武威市建成了市、县区、灌区三级水资源监控中心,强化提升了水资源监管能力,通过实时在线监控、网络统计传输、会商分析预判,可以合理科学地调度使用水资源,更进一步精细化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措施,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技术保障作用。”

  在清源镇水管所,一摞摞的水资源管理文件、用水详情记录表及违规用水案例表整齐地摆放在办公的地方里。

  武威降水稀少,蒸发剧烈,水资源严重短缺,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担子很重。

  尤其是处于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夹击”中的民勤县,当地百姓常说,“种活一颗草比养活一个人还难”。

  为了不让家园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正在对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进行加高扩建。工程完工后,红崖山水库总库容将增加到1.4816亿m3,极大改善民勤的水资源调蓄状况。

  站在红崖山水库的堤坝上,迎着从祁连山吹来的凉风,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望着宽阔的水面,表情坚毅地对记者表示:“石羊河是县境内唯一的地表水源,河水汇集到红崖山水库,民勤人决不废弃自己的救命水,必须对红崖山水库进行加高扩建。”

  在记者从红崖山水库赶往黄案滩ECO自然恢复示范区的车上,武威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组数据:自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武威市严控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表水管理。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m3控制到0.86亿m3,削减量达4.31亿m3,地下水位降幅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开始回升。

  站在民勤县夹河乡黄案滩的自流泉前,夹河乡乡长王玉珍和记者说:“夹河乡一半以上的土地已进行封育,黄案滩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芦苇、白刺、梭梭等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

  记者在被视为民勤生态“晴雨表”的青土湖看到,深蓝色的湖水向远方荡去,大西北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几只白色的水鸟从湖中忽地飞起,岸边茂密的芦苇更显多姿。

  武威市水务局的胡卫东副局长是土生土长的民勤人,“秋天来青土湖能看到更漂亮的景色。”

  现在,受到两大沙漠夹击的民勤正在恢复原有的生态活力,而民勤只是武威生态保护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生态治理目标分别提前8年、6年实现,武威长期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得以遏制。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山区,有近3万农牧民生活在祁连山2800米左右的水源涵养林区和高山深区。为从根本上改善石羊河流域南部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天祝县建设了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

  天祝县水务局局长段恒荣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145亿元,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在天祝县松山镇红山根村,记者正常采访了一座日光温室的主人哈连章。在移民搬迁以前,哈连章一家六口住在中大沟村,一年辛苦下来才收入一万多元。现在只要将温室照料好,菜贩子会自动上门收购,蔬菜可远销兰州等地,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元。

  凉州区下双镇下双村千亩日光温室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远近闻名,节水工作、农业自动化工作都很有成效,出产的西红柿广受好评。

  记者在日光温室中见到了下双镇党委书记范志宏,他随手抓起一把黑色的土壤向记者介绍道:“温室中建有沼气池,冬天可以给大棚增温,将沼气池产生的沼渣用作肥料,土壤会变松软,不板结。”

  范志宏搓了搓了手上的土,指着日光温室里长得正好的西红柿说:“一个棚一茬可收获西红柿8吨左右,一年可以种两茬,一个棚的年收入达6万多元。”

  下双镇下双村的农民李忠成和记者说,他家现在有四个棚,一年的收入将近20万。

  范志宏向记者表示:“种西红柿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节省了水资源。种植西红柿,灌溉一次用水6m3,一茬西红柿成长需要灌溉15次,种两茬西红柿顶多用水240m3。而大田种植小麦每年至少需要400m3水,农民的收入还少。”

  古浪县永丰滩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李斌堂则将节水滴灌工程的好处概括为四点:节水、省劳动力、节地、增产。

  通过四天的采访调研,记者看出,甘肃省武威市的节水工作不仅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更主动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节水、生态、致富三位一体的新路子。

  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行程全部结束时,武威市水务局局长赵青山向记者道出了节水成绩的来之不易,“武威可挖掘的节水潜力有限,只有通过外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总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武威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