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认定标准及其保护意义_农业信息化_爱游戏官方全站app官网入口

农业信息化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认定标准及其保护意义

时间: 2024-01-24 12:16:41 |   作者: 农业信息化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简称WHIS)是国际灌排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简称ICID)在全世界内设立的世界遗产项目,目的为梳理和认知世界灌溉文明的历史演变脉络,在全球范围内挖掘、采集和收录传统灌溉工程的基础信息,了解其主要成就和支撑工程长期运用的关键特性,总结学习可持续灌溉的哲学智慧,保护传承利用好灌溉工程遗产。

  国际灌排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国际组织,目前成员包括78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全球95%以上的灌溉面积。

  2012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理事会上,由时任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占义发起,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理事会批准并启动设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相关工作;2013年在土耳其马丁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理事会讨论通过了遗产申报评选的标准、程序、管理办法,形成初步管理和技术框架;2014年开始正式在全世界内启动遗产的组织申报和评选,每年公布一批。

  截至目前已公布6批,共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5个国家的93项工程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全世界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项目,须由ICID会员国家或地区委员会推荐,每个国家(或地区)每年申报不允许超出4项,并经由国际专家组评审,最终在国际灌排委员会于当年召开的国际执行理事会上通过并正式公布。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为两类: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功能,已不能发挥历史功能但仍具有“档案”价值的遗址。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历史须在100年以上;工程型式可以是引水堰坝、蓄水灌溉工程、灌渠工程,或水车、桔槔等原始提水灌溉设施、农业排水工程,以及古今任何关于农业用水活动的遗址或设施等。

  ①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②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一方面或多方面)领先其时代;③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④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⑤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⑥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是注重环境保护的典范;⑦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⑧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⑨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⑩是灌溉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典型范例。

  我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受季风气候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需要灌溉工程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配置,支撑农业发展。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400多项古代灌溉工程或系统仍在发挥效益。截至目前,我国共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是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这些工程遗产反映了中国传统灌溉工程的特点和价值。

  我国积极支持参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 ICID历史工作组(Working group on history of irrigation, drainage and flood control,简称WG-HIST)成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连续5年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评审。 在有关技术团队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和遗产分析阐释支持下,自2014年开始我国连续申报的6批19个项目成功入选,提交的第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文本被ICID作为范本推广。

  我国已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分布广泛,工程类型多样,涵盖了有坝引水、 无坝引水、蓄水灌溉、井灌、圩田、梯田及古老提水机械设施等,其中多项遗产发挥综合效益,在环境适应性、系统规划和低影响开发、精细结构设计、生态型材料构件,以及灌溉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代表性。 随着今后申报列入项目的增加,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将逐步扩大。 这些遗产工程延续使用千百年,不少工程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备极其重大地位,体现出的传统水利科学技术、建设与使用经验、传统治水用水哲学,以及灌溉管理机制等,对现代灌溉建设发展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灌溉工程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灌溉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并支撑了其延续,灌溉工程遗产则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其最著名者,如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被誉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成为支撑秦王朝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战略支柱。在此之前,芍陂的建设为楚国经济发展和最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奠定了基础。不同时期修建的灌溉工程在地域空间上展示出我国农业经济区逐步拓展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华民族为发展繁衍从平原向高山丘陵、向湖滨滩涂、向边陲荒漠、向沿海斥卤之地开发的艰辛历程,从另一视角实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传统灌溉工程普遍表现出因地制宜、 低影响开发、生态环境效应良好等技术特点,其中蕴含的工程体系规划、工程结构设计、传统材料构件和建造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对现 代水利发展仍有借鉴价值。传统灌溉工程的建造运行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灌溉工程遗产也因此留下了农业文明时期中国传统治水哲学和区域文化的鲜明烙印,这些遗产丰富的灌溉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挖掘。

  2000多年来,灌溉工程一直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本。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及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灌溉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都江堰等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水利工程,其所承载的治水哲学成为中华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传统哲学观的象征。

  因此,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对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增强公众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扩大,已成为水利文化面向社会传播、中国水利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载体。

  灌溉工程遗产是全域综合概念,其构成包括灌溉工程体系及相关遗产、灌区生态环境,因此与灌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系统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协调推动乡村各类遗产资源合理利用也被农业农村部门列为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深入挖掘灌溉工程遗产历史背景和文化,以渠系为脉,整合灌区内各类文旅资源,推动全域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发展灌区高品质特色农产品,打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品牌,将成为推动遗产灌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灌溉工程遗产持续运行千百年,充分体现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生态水利工程。如宁夏引黄古灌区、太湖溇港、木兰陂等,生态效益甚至比灌溉效益更显著。

  2018年5月,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都江堰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正是都江堰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形势,重塑了成都平原的水系格局,奠定了“天府之国”的生态基础。

  2018年2月,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保护、传承、弘扬好传统水文化,丰富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作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深入挖掘和总结以灌溉工程遗产为代表的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治水哲学、工程技术特征和运行管理等优秀经验,将为建设管理生态水利工程提供参考,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灌溉工程遗产除了历经千百年承载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之外,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水利效益。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不仅是水利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保护,更具有现实效益。

  以目前我国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灌溉效益为例,现状灌溉面积合计约219万 hm2 ,按照现行的灌区分级标准相当于100多个大型灌区。保护维护好这些遗产灌区,比新增相同规模灌溉面积的建设管理成本要小得多,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结合当前水利建设管理和水利文化发展需要,基于保护传承的理念,将灌溉工程遗产纳入有效管理,应当成为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

  除此之外,这些遗产对灌区生态环境的维系功能不可或缺,由于遗产所在地优越的生态景观资质和独具特色的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以及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其旅游、特色农业以及带动乡村经济的价值将逐渐显现,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也将越来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