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_工程业绩_爱游戏官方全站app官网入口

工程业绩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 2023-12-16 06:58:55 |   作者: 工程业绩

  通过计算设计流速和设计水头,以及地形情况确定泵站设备、蓄水池(或调节池)、施肥、过滤、控制等主要设备的配置。

  主要从首部枢纽工程、泵房工程、田间工程、水源及田间配套工程等方面做统计。

  应在1/1000-1/10000图上绘出。规划布置图应包括主要建筑物、干、分干管、各分区边界、位置等。应给出图例、标注比例尺。

  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后,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应提高15%以上,粮食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应提高20%以上,且不应低于1.2kg/m3。

  低压管道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管道输水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

  包括大口井、机井、廊道井、平塘、渗渠等。根据地质情况做结构设计和出水量计算分析;对水库、塘坝应依据相应设计规范分析计算来水量和可供水量。

  确定灌水器型号、布置间距、运行方式等。(说明: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技术参数”要求做校核)

  说明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筹措方案包括申请中央、省、市、县及县以下各级财政补助、农民群众自筹和其他投入(指社会捐赠或其他渠道投资)的资金数量及筹集方案。

  包括典型区块尺寸、控制设备、过滤器、管道布置间距、管径、灌水器型号、布置间距等。

  (2)投资概算包括建筑工程费、机电设施及安装工程费、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及基本预备费。

  明确项目法人和组织实施的机构,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限额以上主要单项工程及主要设备,要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实施工程单位和供货单位;要提出实行高效有力的建设监督机制,如项目建设过程“公示”,接受受益群众的监督等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机制。

  按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详细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案和措施,如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并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等措施。

  ③建设监理费,按不超过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2%计算(不实行建设监理制的项目,本项不列)。

  各地要充分的发挥受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包括各级财政、受益主体自筹的资金数量及筹集方案。

  1.1为规范我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高效节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的内容,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提纲。

  ①项目建设管理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实行第三方检测的项目可按上限执行)。

  ②勘测设计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项目区地形相对高差超过30m或项目区灌溉面积小于200亩的项目可按上限执行)。

  按《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环境保护设计章节编写。

  按《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节能设计章节编写。

  对灌项目区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做分析,并说明是不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项目区总体布置应根据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以及水土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的原则,对水源工程、主管道、灌排建筑物、道路合理布置。

  明确管理运行机制(如用水户协会、村民委员会等),要提出管理、维护经费的来源。进行水价成本分析,明确水价改革方案。

  按《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施工组织设计章节编写。

  按《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水土保持设计章节编写。

  通过计算各级流速,以及地形情况确定各级管道管径、管道布置长度及系统所需要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验算管道中的水击压力,并通过增设调压井、安全阀等措施来保证管道的安全。

  首部枢纽包括变压器、水泵、过滤器、施肥罐及连接设备和其他附属设备等。建议参考如下表头(表中内容为参考举例):

  通过水文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水平年(应与灌溉保证率一致)下灌溉水源的可供水量,在此基础上,对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综合分析,并定出工程所采用的不同节水技术及面积。

  (2)不宜采用不成熟技术,不宜选用未经鉴定、检测和许可生产的非定型产品作为主要材料设备。

  (3)材料设备选型应配套合理、质量放心可靠、价格合理、备用数量适当,预算实事求是。

  1.5实施方案应按本规定的第2章至第8章的有关要求依次编制,各工程依据自己的特点,内容可有所侧重或简略。省级小农水项目可参照本提纲执行。

  1.3实施方案应在工程现场检查及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利用现场检查及调查的资料,并依据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考虑是不是需要补做必要的勘察工作。

  (1)应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编写,特别是有关技术参数选取和计算公式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