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印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_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_爱游戏官方全站app官网入口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

济源市印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

时间: 2023-12-06 06:33:26 |   作者: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现将《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推动我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探索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新路径,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7〕20号)要求,结合真实的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习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打好“四张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统筹人、产、城三大要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与产城融合发展相适应、与深化改革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为全国同类中小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子、提供示范。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强化自然生态格局基底作用,着力破解产城、城乡二元结构,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点状支撑、协调联动,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全域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要素集聚、科学技术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加强自然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和建设标准,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和文化氛围,营造高品质的创业就业和生态宜居环境。

  ——产业集聚(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专业园区空间整合、职能优化,推进克井镇、五龙口镇、承留镇、思礼镇、轵城镇与产业集聚(开发)区融合发展,统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能力。虎岭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产业,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能源及新能源等产业,打造千亿级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两带”,即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和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

  ——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充分的发挥太行-王屋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高水平建设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小沟背等景区,深挖文化内涵,强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生态养生、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带。

  ——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充分挖掘小浪底北岸山水生态资源和中医药文化渊源,依托黄河三峡景区和小浪底景区,升级改造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快速通道,开通黄河小浪底库区水运航线,布局建设空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以健康养老、“医养+”、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

  ——重点镇。坚持全域一体、错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当地居民就近就业,推动与中心城区互补协调联动。发挥坡头镇毗邻洛阳、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国际康养旅游度假特色镇。发挥王屋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发挥邵原镇省际交界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商贸特色镇。发挥梨林镇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特色镇。

  ——特色小镇。加强分类指导,坚持特色发展,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打造若干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那些年·小镇”、济水源文化小镇、王屋福源小镇、连地康养小镇、高铁小镇等,与重点镇开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带动,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重点,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全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产业特色明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重点突破阶段(2017-2018年)。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产业转型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提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生态保护、建设、修复成效显著,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效果显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发展机制加快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阶段(2019-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总实力明显地增强,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0元,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全方面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定,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完善,初步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整体提升阶段(2021-2025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更高水平。产业和城镇深层次地融合,城乡关系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加富裕,在全国中小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地域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摸清并分析全市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到2018年底前全面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评估。以城市水源保护区、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市域生态走廊、近郊绿环、中心城区生态间隔带、骨干河道等承担生态服务和ECO维护功能的地域为重点划定生态空间。

  加强对已划定58.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结合农村土地“三权”确权登记颁证,将永久基本农田图斑落到地块,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里的生活需要,以都市休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山区特色农业及村庄、集镇等承担农村里的生活功能的地域为重点,科学划定农业空间。

  根据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基本农田等因素,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需要,从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有效管控城镇空间,重点向中心城区、虎岭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以及承留镇、克井镇等城镇倾斜。到2020年,城镇空间占全市国土空间控制在6%左右。

  坚持以产为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发展的策略,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为方向,构建布局合理、融合互动、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布局。完成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高效配置公共资源,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思礼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整合,组建有色金属产业联盟,引导有色产业向玉川产业集聚区集聚,壮大集群规模。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精深加工。推进玉川产业集聚区全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河南省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电子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等,建成江森高容量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豫光金铅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豫光金铅全国废旧蓄电池回收网络等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组建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机构,在铅锌合金化、终端产品精深加工、有价元素综合提取、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编制,引进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集聚一批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扩大整车生产规模,提升配套生产服务能力,建设芜湖博康年产10万套VV电轿车身总成,建成盼达汽车生态出行系统、移峰新能源汽车能源站等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开展传统装备制造企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创新工程,提升矿用设备、风电成套设备、关键基础部件等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示范智能工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高端装备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系统性、协同性研发攻关,建设具有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与高端装备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力度,培育发展航空装备、智能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建设中部高端装备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培育和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精细化学品等新材料,加快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建成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ATO粉、新型水处理剂等一批项目。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富士康产业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手机关键组件、集成电路芯片等智能终端产业,推动实施手机盖板模具、手机零组件升级换代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有色、装备、化工等产业基础,突破工业废水、废气、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技术,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建成万道捷建装配式绿色建筑、济钢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钢铁产业。支持济源钢铁建成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围绕装备制造用钢需求,积极发展高品质模具钢、高强度轿车用钢等。到2020年,钢铁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能源产业。提升沁北电厂发电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实施江山光伏、华能光伏、豫源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发电,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完成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化工产业。深入推动五龙口化工产业园、石化产业园建设,全力发展下游延伸加工产业,推进天龙焦化复工复产及下游产业链延伸,建成年产1亿立方焦炉煤气制LNG及加气站、年产5亿立方焦粒连续纯氧制气等项目。到2020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完善玉泉、梨林等食品加工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壮大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等优势行业,加快实施中沃实业25万吨饮品、伊利二期、优洋饮品生产线年,食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整合旅游要素资源,叫响“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健全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发挥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发展壮大龙头景区。加快王屋山(济水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小浪底北岸新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统筹推进五龙口、黄河三峡、小沟背、九里沟等景区建设,引导景区提标升级。建设一批开放旅游载体。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推动南山森林公园、“531”工业基地历史建筑等融入旅游元素,形成一批开放式旅游景点。丰富旅游服务产品供给。培育骑行、房车营地、攀岩、滑雪、漂流等旅游业态,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打造地方特色美食品牌,完善高中低档互为补充的住宿体系,依托天坛砚、冬凌茶、土馍和豫光、万洋金银制品等资源,研发旅游服务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美丽交通工程,建设旅游大环线。建设三级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城乡旅游厕所、涉旅场所WIFI、通讯信号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探索“互联网+旅游创意营销”,组织王屋山国际旅游节、王屋山国际登山节等活动。加强与沿太行旅游带、沿黄旅游带、“万里茶道”旅游带和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合作,提升旅游联合营销水平。

  现代物流。以完善布局、整合资源为核心,规划建设坤鑫保税物流园、南部综合物流园、东部农产品物流园。到2020年,引进2家以上国内物流领军企业,打造2个省级以上物流示范园区。金融服务。围绕壮大金融主体,强化金融集聚,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到2020年,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4家以上,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家。信息服务。依托信息消费试点、信息惠民试点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电子商务推进计划,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中原云工云服务平台,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占比达到85%以上。建设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买卖平台,发布交易价格指数,为有色金属公司可以提供仓储、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全产业链服务。

  文化产业。依托愚公移山、道文化、济水文化等文化资源,在影视、出版、广告、动漫等领域创作开发1~2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全力发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设计服务、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繁荣活跃文化市场,培育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文化品牌。健康养老。充分挖掘中医药、温泉、山水等优势资源,建设小浪底千亿级康养基地,提升南山、水洪池等户外休闲体育设施,打造养生品牌。商贸流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实施农村电商覆盖工程,建成联洋建材城等一批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形成5家以上大型专业市场,培育建设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房地产。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以“去库存”为重点,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大存量房转安置房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培育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

  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高标准建设10万亩高标准粮田。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级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到2020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名优品牌农产品10个。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立足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核心基地,建设王屋山现代蔬菜种业产业园,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5万亩。依托伊利乳业、双汇食品、济世药业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生猪、肉兔、奶牛、冬凌草、薄皮核桃等八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年出售的收益达到200亿元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2个,2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6个。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重点改造提升以玉泉都市农业观光园、渠马线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九里沟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阳下路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主体的“一园三带十农庄”。到2020年,建成各类休闲农业园50个以上。进一步壮大济源冬凌草、王屋山高山蔬菜、邵原富硒苹果、油用牡丹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到2020年,建成6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到2020年,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5%。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规模,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到2020年,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比重达到60%,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00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资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加强农业综合气象服务,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以上。

  持续完善产业集聚(开发)区电力、通信、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产品展示、物流配送、产品检测、人才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投融资服务,推进产业集聚(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强与金融机构、省级投融资平台合作,建立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新型融资模式。持续深化产业集聚(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依托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开发)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到2020年,产业集聚(开发)区综合载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5%。

  坚持核心带动、节点提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中心城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与人口集聚协调,构建人、产、城和谐共生的城镇空间新格局。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创新规划理念,加强空间管制,引导调控城市规模,推动城市集约发展。突出城市设计,中心城区80平方公里实现全覆盖,大力开展道路街景设计,城市主干道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协调统一的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城市文脉、城市风格和城市色彩,塑造城市形象和精神气质。开展“城市双修”。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城市山脉、河流水系、植被等各类自然特色,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新增城市配水管网366公里,新增城市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地下综合管廊8.8公里,新增城市公共停车场71处,配套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强旧城改造,重点实施1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善商业、教育、卫生等服务功能配套,建设一批一站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配建街头绿地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休闲设施,构建15分钟可达、舒适宜人的高品质社区生活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设海绵城市。积极推进海绵型生态水系、绿地系统、道路广场和海绵型小区、单位建设,重点实施以世纪广场为中心的1平方公里区域海绵城市广场改造,改造和新增雨水管渠30公里。到2020年,城市就地消纳和利用降雨不低于70%,30%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保护历史文脉。加强济渎庙、阳台宫、延庆寺等国家、省、市重点文物古迹保护。突出济水西源和东源等水系综合治理,恢复古济水风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建成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院和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深入挖掘道文化等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规划,加强对不同时期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留住城市历史记忆。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动城市管理智慧化,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提升镇级服务功能。坚持全域一体、错位发展,加强小城镇规划管理,围绕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镇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和中心城区协调联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六个一”工程,加快两水两气、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向镇区延伸,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承留镇、克井镇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到2020年,实现镇区燃气全覆盖,有条件的镇实施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35%以上。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支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加快“那些年·小镇”建设,形成产业规模,发挥示范效应。发挥王屋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资源优势,建设以道文化为主的王屋山福源特色小镇。以黄河湿地公园和南山森林公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养老、养生、医疗等健康产业,打造医养融合的连地康养小镇。推动其它区域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加快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试点和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建设,以五里桥村、东沟村等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民就地就业,打造一批明星村、示范村,争创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污水和垃圾分类处理,建成100座村级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50公里。到2020年,全面消除旱厕,全市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无害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行政村80%以上建成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

  加快构建安全高效、布局合理、互联互通、智能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统筹推进就业、教育、社保、文化、社会治理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撑服务能力。

  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并开工建设。统筹推进焦济洛城际铁路建设。开展济运铁路前期研究,争取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成济源-阳城高速公路、济源-洛阳西高速公路、沿太行高速公路焦作-济源段,规划建设沿太行高速公路济源境西延工程、邵原-新安高速公路。完成济孟快速通道、郭木线至吉利快速通道建设,规划沁园路南延至洛吉快速通道,全面提升对外连通能力,实现与周边地区融合发展。依托小浪底、河口村水库,建设水运航道、客货运码头,开通小浪底桐树岭-孤山峡-黛眉山航线,加大水上安全监管力度。推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到2020年,建成集公、铁、水、航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全新对外联通格局。

  构建核心区15分钟通勤圈。畅通城市微循环,打通、改造汤帝路、天坛路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坊道路。规划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综合枢纽客运站等项目,优化提升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支持网约车、共享汽车等新兴公共出行业态,提高通勤效率。构建30分钟核心区-平原镇辐射圈。全线贯通城市二环路,实现所有主干道与二环路连接。高标准改造建设黄河路、沁园路,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大通道。加快推进沿太行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与二广高速公路、济邵高速公路构成绕城高速公路外环,形成核心区-平原镇快速交通圈。构建1小时全域融合互动交通网。加快沿太行-王屋-沿黄旅游环线公里。加快城乡客运网络建设,重点推进市区-王屋-邵原,市区-小浪底-下冶-邵原以及镇镇、镇村公交线路建设,提升城乡快速通达能力。

  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完善输配电网络,加强输配电设施建设,建成智能电网。到2020年,整体供电能力达到250万千瓦。实施“气化济源”工程。优化气源供给,增加气源供量。新敷设燃气管网138公里,持续增加CNG、LNG加气站,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全域电气化水平。

  完善供水体系。全面加强水源培育和养护工作,实施鳌背山、布袋沟水库等一批老旧水库清淤工程。提高山区供水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乱石水库、邵原供水复线等骨干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完成河口村水库供水、蟒河口水库防渗等工程,积极推进第三水厂向南部岭区镇村供水。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地建设,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高供水安全水平,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灌排体系。完成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建设,建成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排涝工程,恢复王屋山水库灌区灌溉面积4.88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科学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建立覆盖全市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农业灌排条件。完善防洪体系。完成玉阳湖、龙腾湖、龙泉湖引黄调蓄工程,加强沁河、盘溪河等重点河道治理,完善蟒河口、王屋山、天坛山等中小型水库及重要骨干坝汛情预测预报体系,建成市防汛物资储备库,保障城市汛期安全。

  加快全光网城市和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无线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光纤宽带和4G网络,推进5G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新增移动基站482个,全市总出口带宽达到2000G。

  建设统一开放的大数据中心,建成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实施“1522”工程,全面建成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经济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推进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便民服务智能化体系。积极推进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示范、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建设。

  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立覆盖企业、自然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全面归集和应用各领域信用信息,强化信用联合奖惩,坚持集中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制度,加强诚信宣传,褒奖诚信典型,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信用环境。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支持鼓励返乡创业、外来人员享受同等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扶持就业新形态,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就业工作。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和权益维护。加强就业援助,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20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改薄扩容”,全面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费,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等接受教育。创新做好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试验区、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内涵式发展。做强现代职业教育品牌,推动高级技工学校申报济源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加强黄河科技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引进1~2所高水平大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通道。到2020年,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5年。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整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五险合一”,完成城乡低保并轨。加快“健康济源”建设,对济源市人民医院、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济源市中医院进行改扩建,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加快推进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新增10所社区医院,实现城乡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加大政府养老投入,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满足城乡困难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到2020年,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城市书屋建设,完成全市村(社区)服务点建设。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强化全面文明素质教育,办好道德讲堂、“书香济源”等活动,提高志愿服务全民参与度。加强省示范性群众体育场地建设,增加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密度,实现农民体育建设工程、乡镇体育建设工程、镇(街道)老年健身示范苑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事业。

  深化平安济源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到2020年,社会安全指数达到100%,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不低于2.3人。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不断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生态修复与再生,建设魅力山水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利用小浪底北岸灌区“南引黄河水”、引沁干渠“北调沁河水”,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将黄河、蟒河、沁河分别引入“三湖”、龙泉湖、东湖,统筹实施水系连通、拦蓄等重点工程,加快蟒河、湨河等水系改造,规划建设蟒河、湨河人工湿地和“三湖”等水生态公园,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服务、生活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景观休憩带,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系生态景观系统。

  高标准开展花园式城市规划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龙潭生态园、古轵生态园等10个城市公园,统筹推进街边游园、街心绿地、花园单位建设。以交通主干道、主要河道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和沿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打造“一环五廊”绿色生态廊道。加强王屋山风景区、黄河湿地和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黄楝树原始森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构筑沿黄、沿太行生态屏障。到2020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74.4万亩,森林覆盖率46.6%,新造林面积24万亩,森林抚育达到25万亩。

  统筹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退化防护林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做好克井、下冶等采矿区、塌陷区治理,恢复矿区生态。实施玉川产业集聚区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玉川产业集聚区自然生态环境,稳步推进实施生态移民。

  严格环境准入,采取“调、改、关、停”等综合措施,完成豫光、济钢、万洋等企业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和粉尘治理。加大城市扬尘和生活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大力推进“电代煤”、“气代煤”、清洁煤替代散煤工作。加强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安装实时在线定位系统,强化各类扬尘污染监控。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以上,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2毫克/立方米以内。

  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蟒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消除城市河流黑臭水体。统筹抓好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防治,实现第二污水处理厂和玉川、坡头污水处理厂等稳定运行。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到2020年,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改善。

  开展市域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控制重金属排放规模,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土壤污染。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工业用地转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强制调查评估制度,持续抓好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点项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启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设,完成医疗废物复线项目建设,实现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全覆盖,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实施节能技改、余热暖民等重点工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广绿色建材,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遏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实行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工业和城市节水,开展节水型示范企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19.1立方米,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实施中水回用、雨水再利用工程,非常规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坚持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提高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投资强度,开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评价。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开发、复合利用。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促进楼宇、厂房等存量资源再利用,完善经营建设用地效益综合评估机制,建立项目用地退出和回收机制。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拓展提升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个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展空间和质量,实施玉川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建设静脉产业园,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强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出行服务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创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市。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内外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能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高效科技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规模,市级创新龙头企业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新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纳米材料3个省级质检中心。制定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到202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基本实现大中型企业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

  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加强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新建创业基地、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平台6家以上,技术研发机构15家以上,培育科技孵化器2个。推动郑州大学济源研究院、河南纳米材料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建设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特殊钢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科院河南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济源分中心、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完善开放式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黄河众创空间、虎岭众创空间等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新型孵化器,积极推广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等新型模式。积极发展第三方专业创新创业服务,建设科技服务云平台,推进创新创业便利化。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服务,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活力。

  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围绕新能源、有色、装备制造等领域组建产业发展专家库,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创业园,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济兴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依托职教园区,强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评价奖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工资、医疗待遇、职称评定、津贴补贴、养老保障等政策待遇,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机制。

  启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和河南省市县科学技术创新体制综合试点市创建工作,争取相关试点示范和政策支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措施。创新融资模式,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效益,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强化开放载体平台建设,提升产城融合的深度广度。

  抢抓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战略平台的重大机遇,依托产业集聚(开发)区,规划建设战略协同示范区。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主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虎岭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川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坤鑫保税物流园建设,实现公共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封关运营。河南检验检疫局济源办事处建成运营,申建济源海关办事处。加强与华能集团、兵装集团等央企的合作,促进央企扩大投资。鼓励有色、钢铁等优势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快建立稳固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依托豫光、济钢等龙头企业,突出产业链集群招商,积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创新载体招商,积极参加投洽会、中博会、厦洽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重要经贸交流活动,每年至少举办5次特色产业专题推介活动。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开展股权招商、并购招商,探索以参股、并购等方式整合产业链。

  发挥地处豫西北与晋东南、中原经济区与大西北通道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发展战略,发挥列入中原城市群“半小时”核心圈城市优势,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强与洛阳、焦作、三门峡等周边城市在交通、工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重点推进济洛一体发展。积极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晋城、运城、长治等省外城市合作,全面落实城市间战略合作协议,支持边界镇与外省市毗邻地区提升合作发展水平。

  创新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探索建立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创新空间规划实施机制,建成综合性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的各类投资项目空间管控部门并联审批核准制度。创新空间规划多元主体参与管理机制,建立空间规划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开展规划领域征信体系建设,推进规划行业自治自律。

  创新产业集聚(开发)区管理体制,推进产业集聚(开发)区整合,加快推动区镇联动发展,扩大其经济建设职能。创新产业集聚(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建立产业升级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价格、金融、人才、财政等手段,吸引优势关联产业集聚。探索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年限、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出让方式,实行分批次供地的产业用地政策。探索建立有色金属行业产能置换交易平台,引导低端低效产能退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和水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保障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建立健全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运行水平。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韧性城市建设示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健全绿色产业培育机制。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创新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合理利用机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位。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集中审批,加强批后监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面实行“多证合一”,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登记管理;创新政府服务,建立“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机制,完善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互进的机制,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创新多元投融资体制机制,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发展基金等模式,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和机构投资参与城镇公共设施建设。

  探索功能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加快建立事权划分科学、结构扁平优化、管理高效统一、运行公开透明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等,构建审批、监管、执法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探索构建公共基础领域市场化建设、运营机制,强化国有建设投资企业主体地位,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整合形成若干融资建设能力强、管理运营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投资运营实体。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探索农村人口集体财产权益保障机制,率先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创新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同质、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

  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负责示范区建设,落实各项推进措施。根据本方案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加强与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衔接,在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的具体指导协调下,加快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人事薪酬、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为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创新经验。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等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配套支持,争取更多专项基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住房建设专项资金等配套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省级层面财政、税收、环境容量、用地指标等政策支持;争取政策性银行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快速推进示范区建设。

  建立产城融合实施情况监测机制,适时启动方案实施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建立推进示范区建设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分年度进行考核。制定方案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实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示范改革扎实推进、取得实效。